牛痘病毒电镜扫描照相(图)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1日(北京时间)报道,科学家们在今天出版的《自然》杂志中公布了全球首个利用溶瘤病毒(JX-594病毒)治疗癌症的临床实验结果,研究首次证明,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注射进入人体的JX-594病毒能持续地在肿瘤内感染和扩散,但不会伤害正常的人体组织。
目前手术、化疗和放疗是恶性肿瘤传统的三大常规治疗方法。但是,手术切除无法清除所有的肿瘤细胞,也不能去除肿瘤发生的原因,存在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隐患,对于血液系肿瘤更是无能为力;放化疗则由于严重的毒副反应影响了它们的应用。
Signal 3:Cytokines and Chemokines(IFN-,IL-2, IL-12,IL-15),决定T细胞的极化方向。树突状细胞(图) 肿瘤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谭教授表示:mRNA修饰DC,提供优化DC瘤苗的平台,有很多优点:可以同时向DC转染多个基因RNA分子,不仅包括肿瘤相关抗原,还可包括共刺激分子、细胞因子等。而树突状细胞(DCs)是目前发现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优化的DC瘤苗必须提供至少三个信号:Signal 1:MHC I or II-Peptide,决定免疫反应的特异性。
2010年4月美国FDA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癌症治疗性疫苗Sipuleucel-T(Provenge):用于无症状或微小症状、去势抗性的转移性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近年来,作为恶性肿瘤第四种治疗模式的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得到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有望成为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有效辅助疗法。在销售协议解除之前,8月22日中恒集团股价跌停,此后公司停牌,9月1日复牌后再度跌停,8月22日以来已累计下跌34.14%。
在中国,心脑血管药属于第二大类药,约占全国药品销售总额的15%。血栓通目前用于治疗缺血性血管疾病。德邦证券分析师郑一宁指出,心血管疾病药品的市场空间大,而且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液是唯一可以和西药抗衡的品种,血栓通经过这么多年临床使用,安全性也得到了一定考验。上海一位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中恒集团正是因为原有销售模式遇到瓶颈才会与步长医药合作,但未来公司销售情况究竟如何还值得继续观察。
把自己的独家产品全权交给另一家公司代理,就等于是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去养,始终是会出问题。过去三十多倍涨幅的大牛股从此就要没落了吗? 主打产品占优 中恒集团是老牌的中药企业,研发217个中药品种,其中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有30个,国家独家生产品种21个。
市场反应过度一方面是由于预期落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近期大盘不好。其中血栓通是公司的主打产品,其他医药品种主要是中华跌打丸和妇炎净等由此,今年国药控股、上海医药、九州通等医药商业企业便频繁出现在葛兰素史克、辉瑞、默沙东等公司的合作企业名单上。另外一家世界排名稍微居后的跨国医药企业瑞士奈科明集团,也于2010年11月初完成了其在中国的首次企业收购,收购广东天普生化医药公司51.34%的股份,双方寻求在急救、中风和胃肠道疾病产品的市场拓展方面加强合作。
在国际市场上,仿制药上市以后价格将比品牌专利药低20%~80%。此外,辉瑞公司也宣布与海正药业达成初步意向,斥资2.95亿美元在杭州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将在全产业链全线铺展 与南京先声药业达成成立合资公司意向之后不久,默沙东的另一次出击接踵而来:9月13日与据称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中心的华大基因研究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基因组生物标记和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另外两个里程碑是:2011年4月在上海出厂了第一亿支疫苗、2011年6月斥资2400万英镑购买深圳海王英特龙51%的股权而完成独资。
还有消息表明辉瑞正与中国最大的民营医药商业企业九州通集团展开合作。2010年,随着新医改更多配套文件的相继推出,以及我国医改决策层开宗明义地点明保基本、强基层等政策要义,引起外企注意。
结合当时的表现来看,这些跨国企业密谋已久一说显得有些过度解读。先声药业董事会主席任晋生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那个阶段跨国制药企业初来乍到,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专利药专利保护过期的高峰将出现在2016年左右。跨国企业摸透中国医改政策 辉瑞、默沙东、葛兰素史克、诺华、赛诺菲、奈科明等跨国制药巨头,近期加大对中国企业并购,或者斥资建立合资公司。默沙东总部和默沙东中国分别都有内部团队专门研究中国政策,同时也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帮助研究。连一直强调不会展开大规模并购的美国礼来公司也开始考虑并购。这几次市场操作行为使得葛兰素史克实现在中国供应、生产和研发更多疫苗的目标更有底气。6月份,辉瑞以5000万美元投资参股上海医药。
另一个减少损失、增加自身收益的方式就是拓展在中国非处方药物(OTC)市场的占有率。跨国制药企业的市场灵感,最终来自于对中国医改政策的逐渐把握。
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也一改过去由一家代理商分销疫苗的模式,宣布与国药控股等3家国内领先的疫苗分销商签署合约,这3家公司将分别负责葛兰素史克在中国市场北、中、南三个区域的疫苗分销。海正药业以实物资产出资,辉瑞公司以现金出资占49%的股份,合作研究和开发、生产专利到期药物,实现有关药物更广泛的商业化。
现实之计就是收购、合资。大都行程匆匆,然而来去皆忐忑。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林瑞明分析认为,随着医改的推进,中国市场对于高端仿制药的需求更加强烈,品牌仿制药占中国本土药品市场份额的60%。李磊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除非是犯傻,否则跨国制药企业断然不会放弃对中国医药市场机会的把握。再比如,一直传言寻求收购国内仿制药生产企业的全球制药巨头辉瑞,于2011年6 月2 日完成了与浙江海正药业就共同组建合资企业签署了合资意向书,采取新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推动仿制药业务。对中国医改政策逐渐把握之后的群体性自信,即表现在这些跨国制药企业近期在中国市场上的一系列主动作为之上。
中国医保商会综合部主任许铭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面对这种局面,跨国制药企业必然会重视仿制药市场,以及非处方药市场,同时将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的资源进行嫁接,将销售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这些跨国制药企业,深谙收购、合资等市场操作方式对于快速构建网络,占领市场的益处。
在此之前,跨国制药企业参股中国医药商业企业较为罕见,故此举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在我们的定义里,中国不再是一个新兴市场。
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专家办主任李磊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在前几年一直看不上眼的地方基层市场,跨国制药企业最缺的是销售网络。跨国制药企业切切实实看到了本轮医改中基层药品消费市场的机遇,然而要完成掠地目标,其短板也是显而易见。
据悉,继2011年3月底,完成与疫苗企业浙江天元生物的合资项目之后,诺华仍将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类似操作。据李磊介绍,本轮新医改前,一些跨国制药企业虽也曾探索在基层市场自建渠道,但是由于当时基层市场与一线市场相比利润薄、成本高,市场环境也不佳,跨国制药企业最终放弃了自建渠道。当时适逢全球金融危机,欧美等传统医药市场也增长放缓,本来快速增长的中国医药市场又因为新医改未来3年新增8500亿投入的信息将市场各方兴趣调得老高。跨国制药企业也毫不隐晦其对中国医药市场的看重,赛诺菲公司官网上醒目地强调中国对于赛诺菲的重要性足以与美国市场比肩。
对疫苗感兴趣的不只是葛兰素史克。跨国制药企业法国赛诺菲在初步完成在中国疫苗市场的布局之后,也开始进一步践行其总裁魏巴赫提出的多元化策略,加强在非处方药市场的存在。
在这些收购、合资等行业整合案例背后,除了渠道因素之外,跨国制药企业日夜不敢忘记的另两个关键因素是:仿制药,非处方药(OTC)。我们非常了解中国医改、中国十二五规划,也非常了解中国产业存在的问题⋯⋯在8月中旬的默沙东与先声药业合作媒体见面会上, 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冯纳玺说。
葛兰素史克将此次分销模式的合作看做三件里程碑事件之一。依此逻辑,那一阶段的中外合资合作项目最后走向分手也在情理之中。